資訊觀點
Z世代的亞文化圈層大搜羅
來源:IP蛋炒飯
Z世代(Generation Z)主要指成長時期與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形成與高速發(fā)展時期完全同步、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一代人,它們正在成為消費主力,理解他們,必須超越傳統(tǒng)的市場觀,從新的亞文化視角去解讀。
我們最近在做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:搜集所有的Z世代亞文化物種……
但事實證明不可能:Z世代的亞文化不僅極其豐富無法窮盡,而且,Z世代的亞文化物種是完全動態(tài)的,每天都在潮起潮落……大眾所能知道的亞文化,其實都是已經(jīng)出圈的物種,那些還沒有出圈的新物種,隨時都在變異和融合。
為什么想做這件事呢?是因為這些年來,大多數(shù)新文化潮流、消費新熱點、IP新星,幾乎都來自Z世代的亞文化,從各種的亞文化物種中誕生、發(fā)展、破圈,只要抓住Z世代的亞文化,就能抓住新時代新消費的機會和爆發(fā)點。
不過,有探索必有收獲,雖然亞文化物種不可能全搜集,我們卻至少成功梳理了Z世代的亞文化圈層脈絡……物種可以無窮變化,但圈層卻是比較穩(wěn)定的。
我們一共梳理出16個Z世代的亞文化圈層,不一定徹底完整,但基本涵蓋,彼此之間也有很多交叉、融合的關系,分別是——
| 二次元 | 國風國潮 | 游戲電競 | 潮玩酷物 | 硬核科技 | 御宅族 | 偶像圈 | 快文娛 | COS | 寵物 | 新舞音 | 新健康 | 新藝術 | 新教育 | 新競技 | 街頭野外 |
這些亞文化圈層有著極強的勢能,非常高的活躍度,是各種亞文化新物種的孕育成長地。只要持續(xù)關注它們,就能感知新時代新文化新消費的脈搏,發(fā)現(xiàn)各種新機遇,獲得品牌的跨越式增長。
所以,感知這16個Z世代亞文化圈層非常重要——
01
二次元圈
二次元是Z世代最大的亞文化圈層,據(jù)統(tǒng)計,Z世代人群中至少有48%的人是二次元各種文化的深度喜愛者,而對二次元相當了解、受過影響的人在Z世代中超過了90%。
這也正是B站能依靠二次元動漫,占據(jù)Z世代大部分人群的原因。
到底什么是二次元?這個詞最早來自Z世代對動畫、游戲等ACG作品虛構世界的一種稱呼,由于早期的動畫、游戲作品(ACGN作品)都是以二維圖像構成的,其畫面是一個平面,所以被稱為是“二次元世界”,后來簡稱“二次元”。
二次元愛好者會將喜歡和理解眾多ACG作品和文化的人,當成自家人,而將不太理解、不太懂的人,尤其是老一輩的人,當成是三次元的人,形成和父母輩的認同區(qū)隔。
二次元文化圈有很多的亞文化,比如治愈系、萌寵系、燃系、熱血系、喪系、騷系,耽美CP系等等,基本都是來自動漫的內容類型,這些類型成為了年輕人自我描述情感和感受的標簽。
被稱為Z世代三大敗家服飾:古風、Lo風、JK風其實本來都是二次元文化圈的小眾愛好,在近年突然爆發(fā)式增長,成為了非常顯著的新消費文化。
虛擬偶像也來自二次元,最近幾年隨著技術的成熟而茁壯生長,已經(jīng)是獨立的文化圈層,自發(fā)產(chǎn)生了很多超越二次元的新物種,后面會獨立介紹。
妝娘、蘿莉、御姐、耽美、也都來自二次元,然后妝娘發(fā)展為美妝圈,蘿莉和御姐成為新女性風的代表,耽美則出圈到真人影視,與偶像飯圈文化合流。
二次元文化圈里的內容新生物種極其豐富,從漫畫、輕小說、動畫(以日漫和新國漫為主)、到游戲,幾乎每一個受歡迎的內容IP,都可以視為一個小物種,大眾可能只知道海賊王、火影等寥寥幾個,后面的豐富度其實浩如煙海,無法盡述。
讓很多外人驚訝和不知道的是,美系英雄動漫文化和二次元的關系其實不大,有一些相連,但深度喜歡二次元的人會將喜歡美系動漫的視為圈外人,美系動漫是自己成圈的,而且跨年齡范圍較大,不只是Z世代和年輕人。
總之,二次元文化一直在自我進化和發(fā)展,并成為推動國漫成長的重要驅動力,讓二次元文化不斷更新前進的,是層出不窮的新內容作品,隨著新作品的不斷涌現(xiàn),Z世代自發(fā)組成一個個新同人圈,如海草一般生長,如章魚一樣吸附,從中不斷滋生新二次元文化物種。
02
國風國潮圈
國風國潮崛起的原因非常多,既有文化基因的復興,也有時代環(huán)境的催生,本文就不多做描述了。
如果說二次元文化有很重的日系動漫基因、并具有全球共通特性的話,那么,”國風國潮“文化則具有非常顯著的中國特色、為中國的Z世代所獨有,而且已經(jīng)成為最顯著的主流文化。
最有趣的是,Z世代很多人都同時是國潮國風和日系二次元的熱愛者,這對老一代人認為是很矛盾相悖的事情,在Z世代中卻巧妙地融合起來。
國風國潮中的文化觀念,有對古風的迷戀、對愛國的執(zhí)著、對中國文化符號的喜愛,其國風是多元的,既可以是對紅色革命文化的認同,也可以是對傳統(tǒng)漢服的認同,既是對故宮和2021年河南唐宮圣宴的喜愛,也是各種修仙作品的風行。
漢服、中國元素服飾、東方彩妝、文物盲盒,是Z世代國風消費的最突出表現(xiàn)。我會在后面的”潮玩酷物“單元做進一步闡述。
如果真的想抓住Z世代國風消費趨勢,就一定要研究國漫,才能明白其表現(xiàn)力的淵源。
對Z世代影響最大的中國古典奇幻作品,其實是相對冷僻的山海經(jīng)和上古神話等,西游和封神雖然影響也很大,但因為跨全年齡段,對Z世代的單獨影響并不明顯。
Z世代的國風動漫圈,對山海經(jīng)真的有一種莫名的狂熱,也許是因為山海經(jīng)有各種上古奇異怪獸和上古世界觀,但故事卻缺失的原因吧,這反而給了年輕人以重構故事的足夠發(fā)揮空間。
從漫畫開始的非人哉、到各種神獸圖案設計的東來也、再到各種游戲和動漫,山海經(jīng)里的神獸幾乎成了各種Z世代古風的標配。
簡之,如果研究眾多受歡迎的古風國漫番劇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既有受日漫影響的作品,如魔道祖師、狐妖小紅娘、一人之下,也有受游戲影響很深的作品,如全職高手、斗羅大陸,也有相對不那么日漫的純古風作品,比如大唐明月、不良人,還有非常受科幻影響的作品,比如靈籠。
而國漫電影的文化來源更加多元,大圣歸來、白蛇、哪吒之魔童降世、哪吒重生,都同時能看到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、二次元文化、好萊塢大片文化、賽博朋克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。
只要再假以時日,在Z世代的推動下,國漫一定能孕育出更完整的、自己的動漫文化體系。
03
游戲電競圈
Z世代喜愛的游戲和二次元有千絲萬縷的關系,但又獨立成章。
游戲如同二次元動漫一樣,也是新文化物種的層出不窮之地,基本上每一個受歡迎的游戲IP,都可以發(fā)展為一個文化物種,其中既有廣泛大眾性的吃雞、王者榮耀、英雄聯(lián)盟、魔獸等,也有相對更小眾的眾多次元化游戲。
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玩家正在急劇擴大,其水準、氪金程度、購買裝備的狂熱度,開始不亞于男性玩家。
角色扮演類長期占據(jù)我國游戲市場的主流地位,隨著年輕大軍的加入,諸如策略、漫畫、漫改、尤其是古風二次元的受歡迎程度正在逐步提升,游戲類型整體而言呈現(xiàn)更加多元化的特點。
比如最近大熱的米哈游《原神》,就來自二次元文化,而獨立游戲四小龍的另一家莉莉絲,則以DOTA亞文化起家。
相對偏小眾的《陰陽師》,與徹底出圈的《王者榮耀》,代表了國產(chǎn)大游戲的兩大方向,一個是世界觀更完整單一的,有明顯的獨立亞文化體系,游戲比較深度;另一個則是世界觀交匯整合,沒有獨立亞文化,游戲比較淺層輕松。
由游戲產(chǎn)生的最重要的衍生消費,是裝備、手辦和COSPLAY。還有大量的IP聯(lián)名活動,最近引起廣泛矚目的原神與肯德基的聯(lián)名,就在全國多個城市引起了排隊潮,并因為人流量過大的風險而取消。
電競是由游戲延展出來的、新型體育競技活動,并隨之產(chǎn)生的新的亞文化圈層:電競圈。
電競圈是一個已經(jīng)出圈、進入大眾視野的亞文化,各種電競比賽不斷成為了熱門話題,電競戰(zhàn)隊成為了眾多Z世代年輕人最想加入的職業(yè),電競選手也成為了Z世代們的偶像。
2018年,我曾在浙江大學做IP講座的時候,當時正值中國的IG戰(zhàn)隊獲得LPL賽區(qū)歷史上的首個全球總決賽冠軍。我當時在現(xiàn)場問大家,知道今天電競發(fā)生了什么事嗎?結果80%的大學生異口同聲說出:IG。
在主要是Z世代的推動下,電競正在發(fā)展成一個非常完整的產(chǎn)業(yè)——有足球和籃球比賽直播,就有游戲直播,并產(chǎn)生了虎牙斗魚等游戲直播平臺,還有一系列的衍生經(jīng)濟正在出現(xiàn)。
04
潮玩酷物圈
這是最受市場關注的亞文化圈層,并產(chǎn)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場熱點效應。
已經(jīng)出圈的亞文化物種,包括有潮玩(尤其是盲盒)、潮牌潮鞋、新消費浪潮、漢服等等。
其中潮玩盲盒產(chǎn)生了泡泡瑪特,去年底在香港IPO后,曾沖到1500億港元以上的市值。
得物(毒)APP是潮鞋的中心,已經(jīng)發(fā)展為全潮牌服飾的平臺,受到了資本圈的高度關注,被認為有可能是下一個泡泡瑪特。
而新消費浪潮,誕生了元氣森林、鐘薜高、花西子等一大批新消費品牌,新的還在層出不窮涌現(xiàn)。
漢服是最新出圈的亞文化,其代表品牌十三余,在2020年6月開線下杭州門店時,一款新服裝引來了上千人的排隊。據(jù)淘寶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,2019年僅淘寶平臺的漢服成交額就超過了20億元,擁有自有品牌、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的商家數(shù)量超過了2000家,到了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,上半年在天貓購買漢服的消費人數(shù)在2000萬以上,漢服經(jīng)濟,變成了一門擁有數(shù)千萬消費者、數(shù)十億產(chǎn)值的“大生意”。
以上是已經(jīng)出圈的潮玩酷物亞文化,還沒完全出圈的有哪些代表呢?
新消費浪潮的四大重鎮(zhèn)是食品飲料、美妝、服飾和玩具,其中食品飲料的新健康浪潮、美妝的美瞳及東方彩妝浪潮、服飾的COS浪潮、玩具的潮玩化浪潮正愈演愈烈。
Z世代中的成分黨,是食品飲料及化妝品護膚品的主要亞文化人群,就是極為注重成分的組成。
Z世代COS三大裝,漢服、LO裝、JK裝中,漢服已經(jīng)出圈,LO裝和JK裝雖然未必能出圈,銷量增速也非常驚人,兩者均在2020年取得2倍以上的增長,而JK裝更入選了淘寶10大商品。
中性化、或者叫去性別化的服裝正在成為Z世代的重要時尚,大量不分性別、甚至不分尺碼的服飾出現(xiàn)。
與去性別化相反的,還有夸張色彩的美妝,比如彩瞳成為Z世代Cosplay點睛之筆,其中紅、藍、綠色彩瞳消費占比超三成。
電競裝備黨的人數(shù)一直在增長,值得注意的是,近兩年購買電競裝備的Z世代女性玩家消費增速是男性用戶的2倍。
模型、手辦及中型潮玩,會是盲盒之后新的潮玩增長點,其實這句話說得有點偏頗,應該說,模型和手辦本來就是盲盒興起前的主力,只是現(xiàn)在在盲盒破圈的帶動下,模型和手辦也獲得了長足的增長力。從我們到各個大型新潮玩店觀看的情況,模型、手辦和盲盒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,而且往往放在更醒目的地方。
而且模型潮玩的浪潮正在和國風國潮結合,比如國產(chǎn)殲20的機模已經(jīng)上市,河南博物館的“挖文物”系列盲盒以極強的體驗感,獲得了熱烈的追捧。
總之,潮玩酷物其實是多個亞文化圈層推動的結果,包括二次元、游戲電競、COS、硬核科技、偶像飯圈、寵物圈等等。
05
硬核科技圈
不同于之前的亞文化以動漫迷為多,這個的推動主力是科技男、宅男及鋼鐵直男的圈層,當然也有新女性。
硬核科技主要是知識的“云”充電、智能AI電器、智能家居等等。
“云”知識充電的最明顯特征,是在B站出現(xiàn)了大量的知識學習視頻,并獲得了眾多追捧,甚至在二次元動漫黨之外,出現(xiàn)了專門的知識黨。
PYTHON程序語言的學習是近兩年的一大熱點,不管是出于工作和熱愛,有大量人群在自學PYTHON語言,其中Z世代占據(jù)一半。
無人機的銷售人群中,Z世代占據(jù)相當重要的部分。
而智能AI電器和智能家居,Z世代出現(xiàn)了明顯的偏好,比如有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現(xiàn),Z世代是購買智能家居的主力,2019年Z世代在智能家居系統(tǒng)的消費增幅高達344%,呈現(xiàn)Z青年對全面智能化生活的追求。
06
御宅族圈
御宅族其實是和二次元一樣古老的重要亞文化,其構成以男性為主。
御宅族OTAKU,簡稱宅,是指喜歡深居家中、不喜出門、對動漫、游戲、科技等特定的文化有著極度的熱愛的一類人群的稱呼。
御宅族是虛擬偶像的重要支持人群,從初音未來到各種以“醬”為尾綴的虛擬美少女。而最新出現(xiàn)的VTUBER(虛擬主播)也是他們推動的。
有一個有趣的現(xiàn)象,就是男性Z世代更喜歡虛擬偶像,而女性Z世代更喜歡真人偶像,這就造成了,虛擬偶像以女性為主,真人偶像愛豆以男性為主的市場現(xiàn)狀,這后面的心理原因值得好好探討。

御宅族不只推動了虛擬偶像,還極大推動了游戲、機模、寵物等各種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,也是極客文化的重要原生地。
極客文化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亞文化圈層,其誕生當然不是從Z世代開始的,但是在Z世代的極客文化,正呈現(xiàn)出和過往極客文化不同的特點,比如說沒那么叛逆性、沒那么反社會,有更多的與世界和諧共處的跡象,也就是“獨而不孤”,這可能是和新人類在網(wǎng)絡上形成強大社群有關。
隨著網(wǎng)絡化的程度的加深,御宅族的范圍其實在不斷擴大,最新包括的人群,已經(jīng)包括在家工作為主的新工作人群。依我看來,未來御宅族還會繼續(xù)擴大到人類的大部分,因為網(wǎng)絡化只會越來越加深,未來人類基本可以生活在網(wǎng)絡中。
07
偶像飯圈
和御宅族以男性為主不同,偶像圈以女性為主。
偶像圈粉的偶像非常廣泛,包括國內娛樂圈偶像、韓流偶像、日圈偶像、歐美圈偶像、主播偶像、以及虛擬偶像。
基本上,一個偶像會形成一個亞文化小圈,非常豐富,潮起潮落,彼此既有競爭、又有共存。
偶像飯圈其實是一個小眾的圈層,但由于其行動力極強,聲量很大,非常容易引起社會的矚目,因此算是知名度極大出圈的亞文化圈。
偶像飯圈具有強烈的情緒化傾向,因此,做過很多讓人頭疼的事,這個在這里就不多說了。
其實從根本上,飯圈還是在自我表達,一種借助于偶像的自我表達。
偶像飯圈的背后,有相當巨大的飯圈經(jīng)濟消費體系,包括各種視頻觀看付費、演出、活動、衍生品、以及各種飯圈專屬的消費手段,可虛可實。
飯圈經(jīng)濟一直有很多爭議,也有不少問題,但真的不能一棍子打死。我有一個看法,也許未來品牌和消費者的經(jīng)濟關系,會汲取飯圈經(jīng)濟的特點,向飯圈經(jīng)濟轉化。
再特別說說耽美亞文化,也被稱為磕CP,總能創(chuàng)造高關注的奇跡,同時又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CP這個詞是Coupling的縮寫,最初主要用于指代作品中男性之間的浪漫關系,之后則逐漸擴展到了女性同性戀或者異性戀上。
時至今日,CP一詞已經(jīng)成功“破圈”,從一個小范圍內流行的暗號變成了一個常用詞,應用場景已經(jīng)遠超最初的語境,會現(xiàn)身于各種網(wǎng)絡平臺的分類中。“嗑CP”這一行為也已經(jīng)成為了飯圈亞文化的一部分,甚至成為了眾多影視作品推廣中必不可缺的一環(huán),成為營銷自傳播的一部分。
這背后的心理動機非常微妙,果殼網(wǎng)有一篇文章認為,磕CP所滿足的多巴胺是難以實際滿足的,所以,一旦腐女們開始嗑CP并從中獲得一點快樂,就會為了尋求滿足一直磕下去,由于多巴胺系統(tǒng)又不知道CP何為飽足,于是就越嗑越停不下來。
08
快文娛
快文娛,就是專指輕、快、省時觀看的各種小視頻、小漫畫、輕小說、輕游戲等,和傳統(tǒng)的大型重型文娛不同。
快文娛最大的功用就是殺時間,填滿各種空隙和無聊閑置的時間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Z世代是對快文娛消費最多、占時最長的人群。
快文娛里的亞文化物種極其豐富,從段子笑話、到各種快速的文藝演繹、再到各種濃縮的小知識、長影視微縮,幾乎所有的傳統(tǒng)的內容,都有短小的快文娛版本。
如果想針對Z世代進行營銷,快文娛是必不可少的。
快文娛亞文化,最直接帶來的改變,就是對內容營銷的改變,從傳統(tǒng)的大內容,向小而豐富的內容全面進發(fā)。
快文娛也是快速出產(chǎn)IP的地方,無論是真人IP,還是像一禪小和尚、萌芽熊、不白吃這樣的動漫IP。
所以快文娛直接帶來的就是快IP,這是文創(chuàng)領域的重要變化。
快文娛已經(jīng)是IP出產(chǎn)的主要方式,當然,大部分快IP的生命力都不長久,難以挺過生命周期。但我相信,仍然會有少數(shù)的IP能夠發(fā)展起來,通過升級,成為長久的IP。
09
COS文化
COS是COSPLAY的縮寫,就是裝扮成另一種角色。
COS其實不是一個圈層,而是一種獨特的亞文化表達方式。
COS文化其實從80年90后就開始了,而Z世代們,對COS的熱愛遠超哥哥姐姐們,并且進行了發(fā)揚光大。
如果說8090后的COS,主要還僅限于動漫、游戲、影視角色等偶爾在特殊活動中的COS,那么,Z世代成功的將COS文化變成了日常生活。
因為Z世代想隨時隨地COS成古人、萌娘和學生制服少女,不只是在特殊活動時穿,還要在日常生活中穿,穿出去逛街,穿出去購物,穿出去到各種網(wǎng)紅景點打卡,于是,漢服、LO裝和JK裝成為了新興大產(chǎn)業(yè),COS美妝也成了美妝的新主流。
這當中最大的推動來自于移動網(wǎng)絡隨時隨地的社交和直播,為了活出不一樣的感覺,Z世代們需要隨時隨地的裝扮自己。
每一種小眾文化,都可以變成Z世代的COS,不斷呈現(xiàn)在各種小眾圈子里,時不時出一下圈,沖擊著大眾對他們的印象。
10
寵物文化圈
寵物文化自古皆有,那么,Z世代的養(yǎng)寵物有何不同呢?
第一是寵物種類的翻新,除了經(jīng)典的貓貓狗狗烏龜之外,他們還養(yǎng)倉鼠、豚鼠、飛鼠、香豬、兔子、蝎子、蜘蛛、螞蟻等等。
第二是在各地都出現(xiàn)了專門的擼貓店,專供年輕人帶貓來擼,或上門擼貓。
據(jù)說,Z世代的貓圈遠遠大于狗圈,這也許是貓的那種誰都不鳥的個性,和Z世代的性情頗為相近的原因吧。
第三是和寵物相處的方式刷新,不只有各種為寵物量身定制的項圈和服飾,線上寵物原創(chuàng)設計店鋪消費不斷提高,還有專門的智能寵物設備來照顧寵物。
也就是寵物還有專門的智能寵物設備,這很讓人想起在加菲貓漫畫中,加菲貓不只是主人的寵物,自己也有寵物。
2020年雙11期間寵物智能商品的消費增速超過了500%,阿里媽媽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在疫情之后,智能養(yǎng)寵用品消費興起,自動貓砂盆增長879%,寵物自動飲水器增長120%,寵物自動喂食器也增長超過一倍。在CBNData報告中提到,寵物智能設備近4成的消費者都是90/95后。
《2020Z世代消費態(tài)度洞察報告 》 中還提到,消費者在給寵物購買玩具時,會購買有趣的套裝和禮盒,具有滿滿的儀式感。近年來,玩具組合裝的貓禮盒和貓生日套裝的市場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大,2019年對比2017年增長了27倍。
而與寵物文化相關的IP也大受歡迎,最代表的莫過于《吾皇萬歲》系列。
11
新舞音文化
舞音就是舞蹈和音樂,Z世代喜歡的新舞音層出不窮。
街舞是重要亞文化,當然,街舞本身就有非常多的新物種在其中。
嘻哈說唱音樂這幾年隨著《中國新說唱》的走紅而出圈,成為繼街舞后又一新人類的文藝代表。
電音文化我想特別提一下,因為隨著新科技,出現(xiàn)了一些非常不同于傳統(tǒng)的新電音樂器,可以演繹出非常不同的炫酷音樂,配合聲光電的畫面,形成如同置身于異次元空間與宇宙的沉浸效果。我曾經(jīng)接觸過幾個看起來非常很普通的95后,卻對電音文化非常有心得,并推薦了許多電音作品給我,讓我如同看到了外星人襲擊地球。
對新舞音文化推動最大的,當然是抖音。